“中拉发展合作与互鉴”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拉关系研究学者论坛召开

时间:2022-05-30    作者: 北京研究院     阅读:

5月24-25日,“中拉发展合作与互鉴”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拉关系研究学者论坛以线上会议形式举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办,我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全球智库网络共同承办,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协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奇、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秘书长乔赛特·阿尔特曼·博尔冯、圭亚那前外交部长克莱门特·罗西和外交部拉美司司长蔡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哥斯达黎加前总统何塞·玛丽亚·菲格雷斯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周弘应邀为会议作主旨演讲。

何塞·玛丽亚·菲格雷斯表示,当前,全球发展正面临史无前例的复杂语境。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不断恶化,气候变化影响加速,这些挑战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各国只有通力合作、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才能够共同应对这一系列重大挑战。中拉合作源远流长,此次会议的目的正是组织双方学术界进行充分交流,共同研究应对上述挑战的解决方案。期待双方在学术领域开展更深入、更密切的对话,推动落实共同行动计划,为增进中拉人民福祉作出努力。

周弘表示,当前国际发展援助领域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变革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国际发展援助统计标准的更新。多年来,国际发展援助领域就存在着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主导的南北援助和以互利互惠为主旨的南南合作两种不同的发展援助实践,二者不仅在初始目标、指导原则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统计标准方面也有所区别,而这次变革的方向却是这两者在联合国2030可持续议程框架下的部分趋同。这将是一个重新诠释发展并计算发展资源的过程,也将是一个充满博弈和妥协与合作的过程。

论坛以落实习近平主席“全球发展倡议”为核心关切,集中讨论中国与发展中世界的发展成就和经验、时代之变与全球发展倡议、中拉发展合作的历史经验与现实需求、后疫情时代中拉发展合作机遇与前景,寻求通过助力中拉发展需求精准对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发展倡议已经成为新时代中拉友好合作的推动器和指南针。2021年12月,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制订的《中国—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2—2024)》给出一系列落实发展合作的具体领域和方向。在后疫情时代,中拉双方应继续凝聚发展优先的政治共识,使基于全球发展倡议的发展合作能够在理念上、实践上成为推动中拉关系稳步向前的新统领。

与会者讨论了对接中拉发展需求的方向和指导原则,共促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根本指引,成为中拉关系提质升级的必然基础。未来,中拉继续深化基础设施、能源、农业等传统领域的合作,并拓展绿色低碳产业和清洁能源资源等新兴产业合作,推动中拉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双方还需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交流与务实合作,共同致力保护森林、海洋、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携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后疫情时代,双方需要树立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意识,继续秉持平等相处、互利共赢原则,不断增进理解信任,努力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共同探索发展道路。双方需要继续弘扬多边主义精神、促进对话交流,依靠共商、共建、共享凝聚共识与合力,推动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的精准对接与深度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王镭、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柴瑜主持开幕式和主旨发言,我校北京研究院院长胡斌主持闭幕式。来自古巴、圭亚那、哥斯达黎加、阿根廷、厄瓜多尔等拉丁美洲国家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国内高校、研究机构、智库、企业等代表150余人参会。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央电视台西语频道等媒体对此次论坛做了报道。第一届中拉关系研究学者论坛于2019年召开。中拉关系研究学者论坛正朝着构建中拉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方向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