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兼程,百年弦歌不辍。2025年,西南财经大学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百年校庆。值此之际,学校携手“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特别推出《从学科史看西南财大的百年传承》专题系列报道,聚焦巍巍西财百年历史长河,解码学科发展密码,致敬学者燃灯精神,展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担当。
今天,我们一起翻开百年西财·工商这本书。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历经百年风雨,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商科教育的沧桑巨变。自20世纪初叶,随着中国近代工商业的萌芽和兴起,这门学科便承载着培养商业英才、推动经济发展的使命,悄然萌芽于巴蜀大地。百年来,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它不仅是中国商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的一个见证。从早期注重培养工业经济人才的“厂长专业”,到如今聚焦全球化、数智化背景下的商业管理创新,这门学科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沿,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商业管理领域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西财商学的时光长卷
1925年,黄浦江畔,
爱国热情与商业智慧在此碰撞,
光华大学商科工商管理学系应运而生,
恰似春日破土新芽,
于传统商学土壤中萌发新机,
西财商学教育的百年篇章由此华丽启幕。
1925年建校初期租借的霞飞路(今淮海中路)834-836号大学校舍
1926年《光华年刊》第一期《丙寅级商科》情况
1937年,烽火岁月,文脉不息。
从黄浦江畔到浣花溪边,
光华大学一路向西,一路坚守。
1938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工商管理学系仿若一座坚韧的灯塔,
守护着教育的火种,为国家复兴培育栋梁。
光华大学成都分部牌楼
1946年,迎着抗战胜利的曙光,
光华大学上海复校,成华大学留驻四川,
沿袭设置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1952—1953年,江河汇海,百川归流。
伴随着希望与变革,
成华大学企业管理学系迎来了
重庆大学工商管理系、贵州大学企业管理系、
川北大学企业管理系、西南革大工厂管理系
四所院校的师生。
怀揣着学识、经验和热忱,
跨越山川湖海,齐聚巴蜀大地,
于四川财经学院设立工厂管理系,
工商管理学科自此扎根浣花溪畔。
1954年,工厂管理系更名为工业经济系,
学科发展由此翻开新的一页。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
工业经济系开始重建,
工业经济、企业管理、国民经济计划、
工业技术、商业经济教研室先后设立。
四川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1978级毕业留影
四川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1979级毕业留影
20世纪80年代初,
改革春风初拂,市场新芽破土
学科教师勇立潮头,深入中外合资企业一线,
以学术智慧,解开管理密码,
为现代企业制度
注入一缕理论曙光。
1981年,工业经济成为学校第一批获硕士学位授权的专业,
学术星河初现。
1985年,四川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
1986年,受国家经委委托,
举办全国大中型企业总经济师岗位职务培训班。
同年,全国最早的工业经济博士点诞生,
1989—1990年,企业管理本科、硕士点先后建立。
西南财经大学校报1992年校庆特刊第二版
1993年,成为西南地区首家工商管理硕士(MBA)办学单位,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同频绽放,
商学教育的星空熠熠生辉。
1995—1996年,企业管理、工业经济双双戴上四川省重点学科的桂冠,
1997年,三系合一,
工业经济系、贸易经济系、国际经济系中的国际贸易专业合并,
组建成立工商管理学院。
获批中国西南地区最早的企业管理博士点,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并肩登高,
共赴新的山海。
工商管理学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召开
现代企业管理研究实验室等“211工程”子项目实验基地建设
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建设子项目《现代企业管理研究实验室》结项验收会
进入21世纪,工商管理学科与全球化浪潮相拥。
2003年,获批西南地区最早的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西部地区首批设立旅游管理博士点。
2005年,人力资源管理博士点与西部地区首个市场营销管理博士点双双启航。
2007年,成立高级管理培训中心(EDP),
以创新教育生态培育商界领军力量,
为政企单位提供管理培训。
2007年,设物流与服务管理博士点。
2008年,获评物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商管理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2010年,工商管理学院成为欧洲发展基金会(EFMD)会员。
2011年,启动“牛津—西南财大巾帼圆梦”项目。
2012年,设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
2013年,成为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
在新时代的浩荡东风中,
工商管理学科以数智化为羽翼,全球化为征途,
驭风而行,
拓展全球教育联盟,
与100多所高质量海外合作院校,
用合作之笔绘就教育国际化的崭新画卷。
2014年,首次通过欧洲质量发展体系EQUIS认证,
成为中国第十三家、中西部首家取得EQUIS认证的商学院。
2017—2024年,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群连续3次,
通过EQUIS再认证。
2015年,加入中国欧盟商会西南分会、
欧洲高等教育与科研联盟。
MBA项目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
成为中西部首家、中国财经类大学首家
获得五年期认证的商学院。
2015年西南财经大学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
2016年,与法国南特高等商学院合作,
获批市场营销(金融服务与营销)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
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与法国南特高等商学院首届(2017级)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开学典礼
2016年,工商管理学院启动“西财巾帼创业班”项目,
2017年,携手西藏大学共筑珠峰研究院,
于雪域高原,
搭建起学术交流与创新的巍峨殿堂,
吸引上万余人次校内外师生参与各类学术活动,
培育12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发展潜力的交叉学科创新研究团队,
围绕环喜马拉雅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开展了30余项课题研究。
2019年,在中西部“双一流”大学中,
设立首个供应链管理本科专业。
工商管理(2019年)、市场营销(2020年)、旅游管理(2021年)、
人力资源管理(2021年)、物流管理(2021年),
相继获批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破冰铸学拓工业新途】
在物资匮乏的岁月里,
学术拓荒者们以“破冰”之姿,
架设学科经纬。
程明鑑以《四十年来苏联工业管理组织形式及领导方法的发展(1917—1957)》架起东西方管理思想的桥梁,
吴岐山用《四川地方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其今后发展方向的意见》剖析巴蜀工业脉络。
李永禄在《试论农业对工业的基础作用》中,为理解中国产业关系演进提供了早期理论注脚。
星火初燃,照亮新中国管理学的漫漫长路。
当全国先进工作者吴世经教授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
当工业经济系获评全国先进集体的喜讯传来,
油墨飘香的讲义里已孕育出第一代管理人才。
改革开放的春雷炸响,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在吴世经等学者笔下诞生,
王德中《工业企业全面经济核算》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实践指南。
罗珉《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打开国际视野的窗口。
周世廉参与撰写的《攀西地区近期规划方案》,
斩获四川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赵国良、郭元晞、罗珉等起草的国企改革“三十三条”,
是对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的先行探索。
赵国良主编《现代企业制度论》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成为改革年代最生动的见证。
李永禄、吴岐山、赵国良、马明宗、龙茂发、吴潮撰写《重庆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
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写下最温暖的答卷。
郭元晞的《资本经营》摘得四川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白云升的调研报告《资阳市城区土地定级估价》里藏着民生情怀。
曾国安在《营销决策——企业家的市场思辨与经营方向》中,以市场为镜,照见企业家决策的深层逻辑。
王裕国的《消费需求制约经济增长的机理及影响》探寻经济内生动力。
周殿昆的《对“国有独资、授权经营”现象的反思及改进建议》。
获中国社科院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首届优秀论文奖。
李一鸣发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叩问民生根本。
蒋明新主编的《工业企业经营学》,
被全国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岗位职务培训指导委员会批准为全国统一教材。这些名字与文字交织成为管理教育的永恒坐标。
工商管理学科用百年的坚守证明:
真正的学术,永远扎根中国大地,永远面向璀璨星辰。
【智绘商途启时代华章】
跨入新世纪,工商管理学科敏锐洞察产业结构调整的脉搏,
在产业升级、区域协同、企业转型的广阔天地间大展身手。
在数字化浪潮中,
紧密对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命题,
众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
直面行业痛点,提供精准解决方案,
收获上百项涵盖多领域的实践成果,
在数字化治理、低碳转型等新兴领域开拓学科边界,
彰显了理论建构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
持续10年实施“西部巾帼创业扶持计划”,
800名女性企业家受益,带动3.7万人就业。
联合开设“珠峰企业家训练营”,
为400余名西藏企业家赋能。
选派教师援疆援藏,奔赴脱贫攻坚一线,
用知识和汗水浇灌希望之花。
“珠峰企业家训练营”第二期项目结业合影
成立大数据研究院,
以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为支撑,
构建大数据驱动的管理新模式,
赋能传统工商管理学科。
依托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金融安全与行为大数据实验室,
联合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数智技术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创新团队,
以数智赋能,育财经新才。
《金融科技》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创办的英文期刊Financial Innovation(《金融创新》)排名跻身同类期刊前4%。
创新“1+3+N+1”党建工作模式,
荣获全国、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称号。
打造“五育先锋”党建工作品牌、
“爱+工商蓝”“强国青年”等学生工作品牌,
获批四川省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标杆院(系),
形成“一体化领导、专业化运行、协同化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拥有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流动站,
各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涵盖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二级学科。
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获全国教指委委员、
国家高层次人才等全国性荣誉称号20余人次,
获四川省教学名师、教书育人名师、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省级荣誉称号50余人次。
“经济学与商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行列。
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旅游休闲管理学科位居世界前50名区间。
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工商管理排名前7%、全国第12,
位居中国一流学科行列。
党委书记赵建军调研工商管理学院办学情况
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推进工作会议
2024年9月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群通过EQUIS再认证
近5年以来,
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2门,
省级来华留学精品课程2门;
修订或新编《战略管理:思维与要径》
《大数据营销——概念、工具与方法》等25部教材,
2部教材入选省级“十四五”规划教材;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
立项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5项;
开发原创性管理案例,
入库毅伟、哈佛等案例库52个。
开设“AI智能体产品设计”“机器学习与应用”
“机器学习与Python实践”“深度学习及其应用”等前沿课程。
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
围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
开展有针对性地研究和人才培养,
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学科教师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上频频发声,
屡获国家级重大项目与重要科研奖项,
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贡献智慧力量。
“新商科·新百年”工商学科发展大会暨“工商情”校友大会举行
新工商·新百年
站在百年新起点,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
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未来,
立足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
深度提炼中国企业成功的商业经验,
构建中国自主的工商管理学科知识体系,
回应国家与时代发展的重大需求,
为全球商科教育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
立志成为引领全球商科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
书写属于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的新篇章。
(图片来源:西南财经大学)
原文链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280533223237039057&t=1751457650905&reedit_timestamp=1751457195000&cdn=https%3A%2F%2Fregion-sichu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428053322323703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