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铃月:从光华园到清华园

时间:2024-07-04    党委宣传部     阅读:

回顾大学四年时光,兰铃月以“满载而归,不负韶华”来概括她的求学经历。作为学校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首批毕业生,她在理论经济学的探索道路上稳扎稳打,成绩斐然。她曾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奖学金、“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优秀学生奖及学校首届刘诗白奖学金、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等多项荣誉。

兰铃月立志投身理论经济学学术研究。她以坚定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从四年前对经济学知之甚少的“小白”,成长为如今保送至清华大学理论经济学直博项目的优秀学子。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之路上,她始终保持初心,从容坚定,勇毅前行。

探索:初识经济学魅力

和西财的故事,要从四年前的夏天说起。兰铃月从小对财经学科充满兴趣,填报高考志愿时,她和父母认真分析了国内所有财经院校的专业设置,最终选择了西南财经大学。

大一时,兰铃月偶然读到了学校名誉校长刘诗白教授的著作《刘诗白学术自传》。其中有一句话让她印象深刻:“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在兰铃月看来,刘诗白教授将自己的“光”和“热”投入到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上,选择用自己丰硕的学术成果经世济民。在对前辈充满敬仰的同时,一个疑问也困扰着她:作为新时代的财经学子,该如何践行“经世济民”?

FDDD

带着疑问,她不停探索。

大一下学期,一则“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学生选拔”的通知深深吸引了兰铃月的注意:“学校设立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遵循拔尖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构筑拔尖人才培养特区……重点选拔道德品行好、学术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的优秀学生……”

当时,学校正面向全校遴选30名有志于理论经济学研究的大一学生,组成全新的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以下简称“经济学拔尖班”)。全新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让兰铃月眼前一亮,曾经的疑问仿佛有了解答的方向。她毅然报名参加并顺利通过了选拔考试。

770A

兰铃月所在的专业为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这是六家全国首批经济学拔尖基地之一。经济学拔尖班的专业课程采取小班制教学,课堂以研讨学习的模式为主,鼓励同学们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激发自己的思考。“这样的授课方式培养了我对经济学的兴趣,提升了我对经济事件的敏感度,更锻炼了我的学术思维。”沉浸在经济学的世界里,兰铃月甘之如饴。

在经济学拔尖班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中,兰铃月对经济学的一切都充满了探索的热情。尤其是在聆听了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劲松老师的《中国经济史》系列课程和讲座后,她对经济史的热爱油然而生,并果断将其作为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提起自己的经济史研究,兰铃月抑制不住内心的热爱:“经济史主要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状态的发展规律,是探寻社会变迁的独特视角,颇有追根溯源的魅力。”

成长:稳扎稳打专注理论经济学研究

“专注务实”“勤奋踏实”是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对兰铃月的一致评价。当初选择科研兴趣时,兰铃月毫不犹豫选择了经济史。这在其他人看来,或许有点艰深和枯燥。连学术导师赵劲松也对她说:“经济史道路很难走,很辛苦,未来的学术之路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但在兰铃月看来,经济史研究是那么地充满魅力。尽管在科研道路上也有迷茫和焦虑,可她依然相信只要功夫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

大二开始,兰铃月开始加入其学术导师赵劲松老师的科研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科举制度与经济发展”“地缘政治与金融发展”等学术研究,并在探索过程中对中国传统的地权市场议题产生浓厚兴趣。面对专业而深奥的研究课题,她谦虚好学,潜心钻研。“完成一篇科研论文的背后,我通常会阅读并分析100篇以上的中英文专业文献。遇到感兴趣的文献,通常在图书馆一坐便是一整天,刨根究底地想把问题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兰铃月分享道。

DA48

日复一日的积累中,她对经济史研究有了初步的专业理解。也正是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积累和沉稳的科学研究态度,她在保研申请中收获了多所国内顶尖高校的青睐,并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直博项目。

在班级中,兰铃月的专注与勤奋让许多同学都印象深刻。大一时,她备考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风雨无阻每天深度学习2-5小时,全身心投入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当我发现自己以1.5倍速听各种英语新闻已经没有理解障碍时,我知道自己应该稳了。”最终,大一上下学期,她分别以639分、647分的成绩一次性通过英语四级和英语六级考试,其中听力部分接近满分。

“向着目标努力,就不会觉得辛苦。”回忆曾经的追梦时光,兰铃月坦然而充实。她认为,“英语是一种了解信息的有效工具”。在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中,熟练的英语能力,也让她得以接触到国际国内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观点。英语,也为她一直钟爱的经济史研究提供着更多可能。

未来:以敬畏之心 书写经世济民新篇章

当曾经的奋斗开花结果,当“专业第一”“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直博清华”等成绩纷至沓来时,兰铃月始终保持谦卑的心态。“做学术必须保持对未知的敬畏之心,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她说。本科最后一学年,尽管已经取得清华大学的拟录取通知,兰铃月依然专注于既定的学习与研究计划,几乎每天在图书馆研读文献,或者在教室旁听研究生专业课程。

24E56

本科生活落下帷幕,曾经的疑惑也有了清晰的答案。又一次翻开书架上的《刘诗白学术自传》,兰铃月惊喜地发现,“大一看这本书,更多是敬仰于刘诗白教授治学与做人的态度。现在看这本书,我已经能对里面的学术内容进行理解与思考。”

展望未来,兰铃月说,她将以刘诗白教授为榜样,将自己的“光”和“热”投入到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上,用自己的学术成果经世济民,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