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昳矾:跨田埂越国界,向阳而立的西财青年

时间:2024-10-16    张超     阅读:

学以致用、心系乡土,用扎实的调研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以行架桥、展现风采,在多彩的国际舞台书写青春篇章。坚持初心、向梦而行,将去往未名湖畔继续徜徉知识的海洋。

他是2022-2023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西南财经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国际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1级学生何昳矾——一个跨田埂越国界,向阳而立的西财青年。

财经学子探索调研乡村振兴

时钟的指针拨回2018年春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首次在基层一线阐述乡村振兴战略,肯定战旗村在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与集体经济方面的成绩,赞誉其“战旗飘飘,名副其实。”当时就读初中的何昳矾也在家乡的人群里,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见到总书记,年少的他心潮澎湃,但对总书记深刻的表述还一知半解。

考入西南财经大学之后,何昳矾开始系统学习经济学知识,同时开始思考怎样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战旗村考察时的鞭策激励时常回荡在他耳畔。战旗村为什么能获得成功?战旗村的成功模式是否能够在其他乡村复制?这是何昳矾想要探索的问题。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2021年,何昳矾与调研团队开始在战旗村开展田野调查。但开头并没有预想中顺利——问卷设计过于学术化,与农村生活实践脱节;对农业生产流程细节把握不够,与村民沟通存在障碍。为此,何昳矾与团队成员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泡”在战旗村,在兰花育苗种植基地里撸起袖子,跟农户一起为苗圃杂草施肥;在乡村十八坊的调味品发酵工厂和商户一起翻晒豆瓣,查看生产情况……调研团队深度融入乡村环境,对不同群体代表进行了176次深度访谈,积累了77万字访谈材料,并以此剖析党建引领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总结战旗村的成功经验。

为了将“战旗模式”进行实践验证,何昳矾与调研团队成员又先后走访了四川、重庆、浙江、内蒙古四省(市、自治区)的34个村庄,针对不同村庄特点提出发展策略。调研报告《红旗飘扬集体兴: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以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为例》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肯定,被认为对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何昳矾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的殷切嘱托,努力以行架桥,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他曾作为本科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美交流基金会和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中美青年交流联谊会,在国际交流舞台上向世界来宾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微观故事,展现中国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何昳矾2023年开始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北京)实习,担任专员助理,主要工作是支持全球性工业转型4.0主题和青年创业主题论坛举办、协助推动多个跨国界技术转移与投资项目落地。2024年9月,他协助接待来自比利时的高级别商务代表团,帮助对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40余家领军企业和专业机构,促成10多家川渝企业与比利时企业现场达成合作意向。

2023年夏天,何昳矾担任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仪式助理,主要职责是引导外国代表队参与开幕式流程。志愿者经历中的一段小插曲让他印象深刻。在经过半个多月反复排练、熟悉场地等各种精心细致的准备工作后,正式彩排当天,何昳矾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浇了一头冷水:他所负责的代表队不能如期而至。同伴们按照计划引导各自队伍入场,自己却只能默默旁观,失落与茫然尤为强烈。但他迅速调整心态,积极响应组委会调度,在开幕式当天转岗成为机动组的一员,半天时间便帮助超过十位不慎脱队的队员归队,收获了很多真诚的笑脸。何昳矾说,尽管生活的剧情往往不按剧本上演,但只要心中有备,面对突变时保持平和,勇于接受并拥抱新的机遇,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绽放出意想不到的精彩。

保持初心逐光而行 每一步都算数

今年“五四”青年节当天,何昳矾得知自己荣获国家奖学金,并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入选《人民日报》2022-2023年度本专科生获奖学生代表名录的那一刻正在图书馆自习。激动与振奋溢于言表,他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了自己的父母,全家上下为此欢欣鼓舞:“你可是咱们家登上《人民日报》的第一人!”

但得奖的欣喜持续了一段时间,何昳矾就带着这份荣誉的鞭策,继续投身到充实的学习工作中。一如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时常会有朵朵独特的水花跃出水面,在河面上泛起新的涟漪,层层叠叠、彼此交织,推动着河流更加壮阔地奔腾向前。

这个10月,乐于激流勇进的何昳矾,驾着满帆的船逐渐靠近他心往已久的彼岸——同时收到来自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拟录取通知。在对专业方向深思熟虑后,他选择奔赴燕园继续深造。进入西财校园的第一天,何昳矾就明确将保研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是至今为止自主意识策划的时间跨度最长、最为复杂的目标之一。”他说。从了解保研相关要求、进行咨询,到与家人一起制定较为具体的计划,再到在大框架下一步一脚印地朝着最终目标努力迈进,整个过程既有节奏,又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何昳矾坦言,在大三阶段一度比较焦虑,但得益于与师长、家人、同侪及时沟通,每一步都踏得坚定、坦然。

不只学习与工作,何昳矾的西财岁月还有更多热情洋溢、丰富多彩的青春记忆——双板滑雪。作为“铁粉”,他从小学便开始坚持练习这项运动。光华园中的广阔天地,让他成为西南财经大学FOS滑雪社创始人之一和现任社长,曾代表学校参加2023四川省大学生滑雪挑战赛获得男子双板组第9名。不过,人生的追光也并非时时刻刻都能跟紧何昳矾。在今年9月顺利完赛的全国大学生室内滑雪联赛男子高山滑雪项目中,何昳矾没有获得名次,他笑着说自己的水平还是有些“菜”,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何昳矾觉得,当世界周遭变得白茫茫一片,自己就可以放空,在快节奏的学习工作中找到心灵的休憩、感受体育运动纯粹的快乐。

采访最后,何昳矾分享了作为大四学长的一些感悟:当前的大学评价体系已经更加多维,希望学弟学妹们保持热情和初心,不要忽视看似平凡但有意义的事情,在短期利益和长期价值之间,可以积极探索兴趣并以此规划未来,在人生的每段旅程都坚持做自己,向阳生长、携梦前行!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