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其任期结束,相关合作将面临中断风险”……

时间:2025-05-11         阅读:

“若其任期结束,相关合作将面临中断风险”。

近日,一封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的商请支持函抵达西南财经大学,来函中对一名西财学子如是评价。

两天之后

一场专场吹风会在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召开

“作为UN驻哥伦比亚工作队,

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行径,

坚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发展格局。”

会上,一位年轻的中国女孩

代表联合国驻哥机构出席会议

并就当前国际形势申明联合国坚定立场

她身着深色西装,目光坚定

流利的英文发言掷地有声

台下,哥伦比亚政府官员频频点头

这个代表联合国发声的女孩

是西南财经大学大四学生雷颖茜

她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第四批成员

哥伦比亚联合国驻地协调员办公室UNRCO

首位中籍志愿者

她用专业与热忱

在异国土地上书写着西财青年的担当

“一个介词错误,可能让共赢变博弈”

从成都到波哥大

语言问题是雷颖茜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收到录用通知次日

她的手机屏幕便被多邻国、Rosetta Stone

等语言学习软件占据

通勤地铁上刷动词变位,睡前听西班牙语新闻

她用碎片时间攻克基础

然而,真正的考验来自实际工作场景

混合办公会议上,西语俚语与英语术语交织

稍有不慎便可能因表述偏差影响合作

为此,她自主报名西语A1-B2课程

每天清晨7点赶往语言学校

上完课9点又马不停蹄直奔办公室

每一次西语会议桌上

她的同传翻译软件与笔记本双线作战

散会后,她将会议录音转文本并逐句校准

用荧光笔标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等核心议题的关键表述

并反复请带教导师确认撰写文件的语言准确性

直到确保没有因为语言误解导致的表述错误

她再向外界部门发送文件

从“0”到“1”再到“+∞”的逐级突破

“在哥联合国系统,中方合作曾是一片空白”

联合国旗帜与哥伦比亚三色国旗交叠的背景墙前

雷颖茜攥紧工作证第一次刷开办公室门禁

这个年轻的中国姑娘要搭建的

是从零起步的中哥合作桥梁

作为组织中唯一的中籍成员

雷颖茜深知自己的双重使命

既是文化翻译者,也是资源链接者

双重角色更加深了她推动

联合国与中国驻哥机构合作的坚定信念

然而,起步阶段的她屡屡碰壁

一封封邮件石沉大海

一次次会议邀约被婉拒

甚至因年龄被戏称为“baby”

她敏锐意识到问题的症结:

联合国系统习惯用

“全球公益”的叙事框架

而中国企业在拉美的投资还需要关注

投资回报率的量化指标

两个合作主体定位不同

导致双方价值诉求存在差异

如何找准双方的合作点

是雷颖茜需要考虑的

为克服重重困难

她化身“双向传译者”

向联合国解读中企“务实共赢”的诉求

同时向中方阐释联合国“长效公益”的愿景

她将突破口锚定在哥最大中资企业:

中国港湾工程公司

选择“逆向破局”

雷颖茜带着详实的前期调研报告

叩开了企业高管的门

“联合国能帮你们降低政策风险

而你们的基建经验正是哥伦比亚最需要的”

两次深度洽谈后

这家承建波哥大地铁一号线的巨头

成为联合国在哥首个签约合作的中资伙伴

以此为支点

雷颖茜逐步打通

“企业→协会→商会→大使馆”合作链

推动中方资金60万美元的定向支持

构建起涵盖多个项目的合作版图

她想起初到时被质疑“baby”的调侃

“年轻不是短板,是破局的勇气”

“我们不问终点,只管摸黑前行”

他们告诉我联合国工作者不是执行者,是创造者

在联合国驻哥伦比亚办公室的墙上

贴着雷颖茜手写的便签

这里记录着温暖的碎片:

哥伦比亚同事为她策划生日惊喜

团队游泳日,她教拉美伙伴用中文喊“换气”

第一任带教邀请她去到家里探讨职业规划

在Baby Shower活动上为带教宝宝写下祝福卡片

在联合国,大家是同事、是伙伴

更是无可替代的挚友

但更深的触动来自——

人道主义办公室的同事传来照片

战火中的哥伦比亚儿童脸上沾着灰

却对着镜头挤出甜甜的笑

她想起导师的话:

“联合国人的眼泪,总为他人而流”

这份使命感

让她在目睹加沙废墟与哥国儿童的重叠影像时

更坚定脚下的路

每天发生在身边的小事

都在提醒我们世界还病着

每次看到我们的成果都会觉得

远处一定有人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展开笑颜

今年4月,因雷颖茜的“不可替代性”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

申请将其服务期延长3个月

团中央在来函中写道:

“若其任期结束,相关合作将面临中断风险”

这背后,是她在寒冬深夜修改的无数版合作草案

是连续三个月日均10小时的高强度谈判

更是西南财经大学加强

学生“国际胜任力”培养的结果

从高中模联会议上被淹没的“幼苗提案”

到如今推动中哥合作的实际成果

雷颖茜用行动证明

少年的“纸上谈兵”

终能扎根生长,成为推动世界改变的根系

雷颖茜始终秉持“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财精神

让世界听见中国青年声音

在新时代的坐标系里

找到属于西财青年的星辰大海

采访接近尾声,雷颖茜分享了一段独白:

在联合国,我们是一群“追光者”

这光,是战乱区儿童怯懦却明亮的眼睛

是欠发达国家农民家里第一盏电灯的光晕

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凝聚

作为一名西财学子

作为一名中国青年

我非常珍惜与感谢能有这样的平台

将学校教会我的学以致用

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贡献西财青年力量

携手共创更加包容、可持续的未来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