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楚依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025届本科毕业生
她四年累计修课78门
平均分91.17,绩点4.1
毕业论文获评校级优秀
被马里兰大学会计学博士项目录取
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大学四年
她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
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尝试
在求知的征程中勇往直前
她说:
学习让人快乐
求知让人愉悦
追求知识让人成就感满满
4年78门课
享受学习的纯粹与快乐
六月下旬,临近毕业,方楚依的行程依然满满当当:一边担任暑期国际学术营的志愿者,一边为即将到来的读博做着准备,一边还忙着完成最后几门选修课的期末作业……

大四这一年,尽管学分早已达标,方楚依还是选修了好几门课程,如财富管理概论、市场营销学、气排球、古典舞等。
“在西财一共修了70门课,算上在国外交换时修读的课程,我在本科期间一共学习了78门课。”她笑着说道,“丰富的课程资源,是西南财经大学给我最好的礼物。”
大一刚到西财时,方楚依就被学校丰富的课程所震撼。选课系统里丰富的专业课、美育课、劳动实践课等资源,让她对大学生活顿时有了不一样的规划。她意识到:“大学不仅可以学专业课程,还可以学很多跨专业的知识。”她坚持“专业”和“兴趣”相结合的原则,在学习好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同时,还大量选修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的课程。
在她看来,当前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会计学必须和计算机学科相结合,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提升会计研究所需的数据分析能力,她从大一开始不断选修程序设计、机器学习、信息论、数据挖掘等课程,系统学习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处理。而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她又充满热情地选修了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成为熟悉会计、计算机和文艺的多面手。
扎实广泛的课程学习,让方楚依的知识边界不断扩展,为她后来的读博追梦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求知路上 西财为她插上翅膀
回顾大学四年的学习,方楚依最大的感触是:“学校提供的丰富资源,是我成长路上的重要支持。”她细数着这些成长助力:从覆盖广泛的选课体系、多元的国际交流项目,到便捷的数字资源平台,每一项都为她的成长添砖加瓦。

大三上学期,方楚依通过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申请到马来亚大学的交换学习机会,并获得出国(境)交流奖学金。这笔奖学金基本覆盖了交换期间的费用,让她得以全身心投入国际交流学习。“在那里,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有着各异的思考方式,这种碰撞让我意识到,做学问需要更广阔的视野。” 这段经历,让她坚定了读博的想法:“希望通过读博拓宽知识面,学会独立思考,用自己的视角去认识世界。”
从马来亚大学回到西财,方楚依一头扎进了科学研究的世界。大三暑假,她参加了学校的金融科技夏令营,第一次对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搭建进行了系统学习。在构思毕业论文时,她将选题确定为“财经新闻情绪对公司财务表现的影响”。不过,这需要处理近五年数量几万条的新闻文本数据,对个人电脑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时,老师提醒她可以借助学校的实验教学数字资源服务平台(DSLAB)。当云端GPU资源顺利启动,方楚依至今难忘那份求知与探索的喜悦。她坦言,没有该平台的支持,论文难以达到预期水准。临近毕业,她的论文不仅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更成为她申请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项目的重要助力。
热爱生活 永远“闲不住”
方楚依是个热爱生活的姑娘。她自称“闲不住”,学业之外,她喜欢在天府绿道骑行,去青城山徒步,去亲近大自然,去释放运动热情。就连在马来西亚交换时,她还抽空学会了皮划艇这项新技能。她始终认为:“如果一直处于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状态,人很容易被压力裹挟;只有劳逸结合,生活与工作才能找到平衡。”

临近毕业,暑期国际学术营志愿者的经历又为她的本科生涯添上了一笔高光。晚会上,换上晚礼服的她,从潜心钻研的学霸,摇身一变成为从容淡定的英语主持人。她说:“以前从没主持过大型活动,但人生的乐趣不就在于不断尝试吗?”那份勇于挑战的劲头,一如她对待学习时的模样。
如今,完成本科学业的方楚依,心中满是对西南财经大学的感恩。学校前沿的教育理念、丰厚的信息资源,让她从一名懵懂的青年学子,成长为敢于拥抱未知的探索者。
再过一段时间,她将远赴美国开启博士阶段的学习。对于未来她目标清晰:先扎实打好学术基础,为真正深入的研究工作筑牢根基。